BOOK 1-10
第一卷
正义
克洛法斯,富人。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多半不贪财;亲手挣钱的人才有了一文想两文。钱是他们自己的产品。
钱财的好处:有了钱财他就用不着存心作假或不得已骗人。当去往另一世界,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了。
什么是正义?
“欠债还债就是正义”。原主头脑不正常,还要还他?
欠朋友的要还,欠敌人的呢?
西蒙尼德,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这就是他所谓的“还债”。
什么是医术所给的恰如其分的报答呢?给什么人?给什么东西?医术把药品、食物、饮料给予人的身体。
什么是烹饪所给的恰如其分的报答呢?给什么人?给什么东西?把美味给予食物。
什么是正义所给的恰如其分的报答呢?给什么人?
"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
(举例医生,舵手,下棋能手,瓦匠,琴师
正义-订合同立契约)
友人好人,敌人恶人。
与玻勒马霍斯的辩论
人受了伤害,就人之所以为人变坏了,人的德性变坏了。正义是人的一种德性。那么正义就不能用他的正义使人变得不正义,好人不能用他的美德使人变坏。所以,伤害朋友或任何人不是正义者的功能,而是和正义者相反的人的功能,是不正义者的功能。
我:由此推论,法律不是正义,而是不正义的,因为它可以进行惩戒,使人受伤。有待思考
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辩论
色:统治各个国家的人有的是独裁者,有的是平民,有的是贵族。政府是每一城邦的统治者。每一种统治者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在任何国家,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政府当然有权,所以唯一合理的结论应该说:不管在什么地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苏:按色的说法,正义即利益,正义即强者的利益。同意,正义是利益。“强者的”有待商榷。
统治者也会犯错。立法时可能立错法。如此,百姓遵守对强者有利的法是正义,遵守对强者不利的法也是正义。即,正义有时是不利于统治者,强者的。矛盾出现。
色:夺命连环举例,医生会看错病,才称为医生,会计等。错误,即他和自己称号不相称时。统治者真是统治者时没错,因此,正义乃是强者的利益。
苏:以医生,舵手为例。如一个医生是治病的人,还是挣钱的人?每种技艺有其自己的利益。每种技艺天然目的在于寻求和提供这种利益。
医术寻求的不是医术自己的利益,而是对人体的利益。(骑术)任何技艺不是为它本身而是为它的对象服务的。没有一门科学或技艺是只顾寻求强者的利益而不顾及它所支配的弱者的利益的。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色:牧牛羊人与牛羊(喂-吃),统治者与百姓,为例反驳。--正义是为强者利益服务,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
苏:每种技艺的利益都是特殊的,如医术,航海术。若有一种利益是所有匠人都享受,显然是因为大家用了同样的而非特有的技术。因此,匠人得到报酬,是运用了自己特有的技术以外,又运用了一种挣钱术而得来。如医术产生健康,挣钱术产生报酬。如果匠人没有报酬,他不能从自己本职技术得到利益。于是,没有一种技艺或统治术,是为它本身的利益的,而是像我们讲过的,一切营运部署是为了对象,求取对象或弱者的利益,而不是强者的利益。担任统治者这份工作,该给报酬,或者名,或者利;若他不愿意干,给予惩罚。
格:惩罚也是报酬?
苏:这种报酬可以使最优秀的人来当领导。好人不为名利,于是靠惩罚来强制。最大的惩罚是让比你坏的人来管你。好人怕这个惩罚于是勉强出来。如果全国都是好人,大家会争着不当官。所以有识之士宁可受人之惠,也不愿多管闲事加惠于人。
不同意,“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更严重,“不正义的人总比正义的人活的好”。
(正义)一个聪明又好的人,不愿超过和自己同类的人,但愿超过跟自己不同类且相反的人。(不正义)一个又笨又坏的人反倒对同类不同类都想超过。
什么是正义,还未结论,又考虑它是邪恶愚昧,还是智慧道德,接着“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
因为我既然不知道什么是正义,也就无法知道正义是不是一种德性,也就无法知道正义者是痛苦还是快乐。
第二卷
仍是正义
与格劳孔的辩论
苏:正义总比不正义好。
格:三种善:一是,乐意要它,只要其本身而不要后果,如欢乐和无害的娱乐;二是,爱它本身,及其后果,如明白事理,视力好,身体健康;三是,事是苦事,但有利可得,爱它们不是它们本身而是为了报酬和随之而来的利益。
苏:正义是第二种。一个人要快乐就得爱它本身,及它的后果。
格:正义是第三种。正义是一件苦事,人们图的是背后的名利。
论述有三:第一,一般人认为的正义的本质和起源;第二,所有把正义付诸实际的人非自愿,而是不得已;第三,看起来不正义之人比正义之人过得好。
第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做不正义事是利,遭受不正义之事是害。为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故而定法律立契约。正义本质是最好最坏的折中。
第二,做正义之事的人非自愿,而是无本事作恶。在随心所欲的情况下,人都最终会去作恶,此处举例,吕底亚人的故事。牧羊人得隐身戒指之后,便杀人夺权。证明没有人把正义当成对自己好的事。
我:由此引发问题,人之初,性本善or不善or恶。有待思考
第三,最正义的生活与最不正义的生活比较。不正义类似一项专门的技术,而不正义的最高境界就是嘴上仁义道德,肚子里男盗女娼。正义者形象则是,“一个不是看上去而是真正好的人”。如果大家把他看作正义的人,则他因此而有名利,此情况下,不清楚他是为正义而正义,还是为名利而正义。虽然国人皆曰可杀,他仍正义凛然,鞠躬殉道,死而后已;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正义,终生不渝。
我:由此引发问题,《连城诀》血刀老祖,坏的顶天立地?有待思考
不正义的人务求实际,不要做伪君子,做真实的人。
格劳孔的兄弟阿德曼托斯对格的观点进行补充。
苏:由大见小,城邦的正义说到个人的正义。
城邦需要什么?粮食,住房,衣服,其他。如何充分供应这些?需要,农夫,瓦匠,纺织工人,鞋匠或照料身体的人。每个成员要把各自的工作共享给公众。农夫要花四份时间和劳力为四人备粮,还是,花一份时间备粮,一份时间造房,一份做衣服,一份做鞋子?大家都选前者。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专搞一行,就会每种东西生产得又多又好。由此向外拓展,有了小城邦。与别的城邦进出口,需要(大)商人。由于交换产生市场及流通货币,等在市场上的(小)商人。和靠出卖劳力获得工资的人。憧憬由此构建的城邦并不断添加素材成为大城邦。城邦的不断扩充就会面临战争。出现军队。护卫者的工作需要比别种人多的空闲,知识和训练。并有做这一行的天赋。护卫与警犬类比(希腊谐音梗),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我们原先认为不能拥有两种相反的秉性,现在推翻了。护卫要爱智慧,区分敌友的智慧。
如何教育护卫者。体操,音乐。为了培养美德,儿童需听最优美崇高的故事。
神是善的原因,而不是一切事物之因。
事物处于最好的状态下最不易被改变和影响,心灵亦然。神和一切属于神的事物,无论如何肯定处于不能再好的状态下。因此,神不能有许多形象。尽善尽美是单一的既定形式。谎言是心灵假象,任何人都最不愿意最深恶痛绝。神不存在说谎的动机。心灵和神性都与虚伪无缘。
就荷马《伊利亚特》中宙斯托梦给阿伽门农的说法,是谎言?赞美埃斯库洛斯的诗,把神拉到人的方式,予以否定。
我:神性是尽善尽美的,因此无法变形,但神是否是不仅具有神性,和其他属性?有待思考
第三卷
护卫者的教育
苏格拉底,阿德曼托斯,格劳孔讨论护卫者的教育
近卷尾,苏阐述:
上天造人,分加金银铜铁质,统治者被加金,辅助者(军人)被加银,农民与其他技工被加铜铁。
上天给统治者的命令是,后代的好护卫者,挖掘后代的潜力,分阶级。
优秀的护卫者:一,除必需品,不能有私产;二,不能有非公有的房屋或仓库,食粮由其他公民供应,作为护卫者的报酬,他们从神明处得了金银,藏于心灵深处,不同世俗金银有瓜葛,以防其对公民不利。
我:”分权“初见端倪。有待思考
第四卷
正义的城邦模型到正义的人
与阿德曼托斯,格劳孔
苏:
理想的国家/城邦的性质: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大前提:
去贫富:富则奢侈、懒散和要求变革,贫则粗野、低劣和要求变革。
城邦规模:国家大到还能保持统一。
所以:
护卫者是,拥有智慧的人,靠天赋也靠教育和培养。按自然规律是少数。
战士是,勇敢的人。
{勇敢是一种保持。挑选战士并给予音乐和体操教育,使之产生信念不会因快乐、苦恼、害怕和欲望而改变。}
全体公民是,节制的人,同意有智慧的人担任统治者。
{节制是一种好的秩序或对某些快乐和欲望的控制。}
“各种各样的欲望、快乐和苦恼都是在小孩、女人、努力和那些名义上叫做自由人的位数众多的下等人身上出现的。“
我:抛开男女不平等的局限性,每个人都是互联网时代中的名义上的自由人。
城邦的正义是,各阶级的人各尽本分,各显其长,互不干涉。
人的正义是,先,人的节制,人的节制是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人的正义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不相互干涉,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达到和谐状态。
我:“斜杠青年”是否是不正义的?是摆脱工业革命的限制?还是会使人均质化?所谓“个性”也因为人人都在追求也其实产生了“去个性化”的困境。有待思考
第五卷
妇女儿童
与阿德曼托斯,格劳孔
苏:
女子也用音乐和体操来教育。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抵不过天赋上的差异,应以此来判断她们从事的活动。如,女人中也有爱智的、厌智的、刚烈的、懦弱的,有的具有担任护卫者的才能有的无,只是担任武力护卫者,女人较男人弱些。
女人与儿童公有。对结婚生育进行干扰,最优的进行繁衍,并用政治谎言对于非优选的人进行欺骗。
我:理论和实践的偏差。女人儿童公有,情感缔结,伦理生理问题更加繁杂(暂且忽视其对男权的无感)。苏拿人类选种与兽类相比,优则多生,差则少生。仅就一个城邦或国家而言,或许可以进行如此理想化的制约,然而毕竟邦外有邦,很难说搞种族歧视的不是从此处产生端倪。突然念及那些反乌托邦的作品,时常会出现反叛和革命的必然设定,似乎历史就是存在这样一种循环,但每次循环中总有一些不确定的变量,使得历史也许还是递进了的。走到今天,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能在网上自由批判的时候,是否会消解掉阶级性的对抗?有待思考和详述
优秀者的孩子统一到托儿所,由保姆抚养,有缺陷的要秘密处理。不允许亲生的父母与孩子间产生特别情感。限制父母的生育年龄。女人和男人各自公有,三代之内不能相处,同月出生的孩子都算作此人的孩子。
我:非人道论调的震惊。而且此处忽略了人的属性,如情感依赖,国家机器已初见雏形。
理想国家,哲学家应当成为统治者。
我:不禁一再想到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的履历对比。现实果然比理想模型复杂,如何穷尽那些现实的因素呢?
意见(opinion)在知识(knowledge)和无知(ignorance)之间。
真正的哲学家(philosopher)是,能看到美本身,而不是美丽的事物,爱智慧,而不是爱意见(philodoxer)。
第六卷
哲学家有资格成为城邦的统治者
与格劳孔,阿德曼托斯
苏:
真正的爱知者,从儿时就开始追求一切真理。
哲学家是,天赋有良好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节制。
并再次强调了身体素质与灵魂相匹配的重要性。
可见的世界(seen)与可知的世界(thought)。
善(The Good),正义和美的关系。
善在可见世界的投射是,太阳,太阳发出的光是视觉和可见事物的纽带。善发射的东西是(可知世界),理智和可理知事物的纽带。灵魂好像眼睛,可以对善进行感知。
可见世界区间,第一部分区域代表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对应的实物。
可知世界区间,第一部分区域代表意见;第二部分是知识世界。
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如,几何学,处于思考中的东西实际上不是这些图形,而是这些图形所模仿的东西。虽然图形在可见世界是实物,有其影子,然而这些图形本身被当作影像,而他们实际被要求看到的是只有思想才能看到的“实在”。
可知世界的第二部分:逻各斯本身凭辩证的力量达到的那种知识。在这里假设不是被用作原理,而是仅仅作为假设,即,被用作一个阶段的起点,以便从此上升到一个高于假设的世界,达到绝对原理,又返回把握那些以绝对原理为根据提出来的东西,最后下降到结论。
我:“可知”和“可见”世界的区分极牛!相见恨晚的一种比喻,思考的细节!
四种灵魂状态:最高,理性(Exercise of Reason);第二,理智(Understanding);第三,信念(Belief);最后,推测(conjecture)。
第七卷
地穴寓言与如何培养统治者
与格劳孔
苏:
地穴中的囚徒看着墙壁上跳动的影子,会把这些当作真物,而假使其中有人突然挣脱桎梏,迎向火光时会被刺痛双眼导致他退回枷锁,但若被逼着走出洞穴,见过了阴影,物体,太阳,他会认识到真物而不愿再成为囚徒。如果他又回到地穴,他会想要解放这里的其他囚徒,但是其他人会嘲笑他出去之后回来眼睛就坏了,甚至会打算杀掉这个要释放他们的人。
我:此处我想到“农场主理论”/“火鸡理论”,果然后世都只是在为轴心时代的人们做脚注。
此处有两种迷茫,一是由亮处到暗处,另一是由暗处到亮处。
教育并不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进去,如同视力不能被盲人具有。灵魂本身拥有视力,但是灵魂的转向需要技巧。灵魂的美德如同身体的优点,身体的优点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心灵的优点具有永久性。
设置学科:算术,几何,天文,及一切预备性科目,然后才是,辩证法(当灵魂的眼睛陷入泥沼,辩证法能把他拉上来)。
定义:
一,知识(science);二,理智(understanding);三,信念(belief);四,推测(conjuncture)
一二合称,理性(Exercise of reason),理性是关于实在(concerned with being)的;
三四合称,意见(Opinion),意见是关于产生世界(concerned with becoming)的。
我:苏对“辩证法”的阐述,“格物致知”,谁先产生的?
不能强迫孩子学习,要用游戏的方法。被迫进行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
极度的疲劳和长时间的睡眠是学习的敌人。
十岁以上有公民身份的孩子,统一接收,用已制定的习惯和法律培养他们成人。
二十岁选拔优秀青年,以前分散的学习加以综合,能看到事物联系(synoptic)的人就是辩证法(dialectic)者。
三十岁,辩证法考试。
年轻人不适合学辩证法,因为当他们多此驳倒他人,多此被他人驳倒后,信念会产生动摇。年龄大的人,会为了真理而辩驳,而非逞口舌之快。
“what is the beautiful?”(中译版:什么是光荣?)
五年的辩证法学习。然后实践十五年。
五十岁能通过优异考核的人,走上统治者的岗位。
我:对应试教育有疑问的,推荐《他乡的童年》等。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4807388/
第八卷
回到正义,四种不正义的政治制度和人
与阿德曼托斯,格劳孔
苏:
制度由公民习惯产生。因而制度代表了公民品格。
1 斯巴达克里特政制/荣誉政制(Cretan and Laconian / tim(o)cracy);2 寡头政制(oligarchy);3 民主政制(democracy);4 僭主政制/独裁政制(tyranny);5 贵族/精英政治(aristocracy)
只有5 aristocracy是真正的正义政制。
1 荣誉政制(timeocracy)从贵族政制中产生。金铜,银铁发生冲突,铜铁集团趋向私利,金银集团趋向心灵财富、美德和秩序。从斗争到妥协,分配土地、房屋据为私有,把原来的朋友和供养人变成边民和奴隶。护卫者本来要保护他们的自由,但却转变成了奴役和压迫他们的人。这种制度介于贵族和寡头之间。好胜和爱虚荣,缺乏理性是这个制度和制度下的人的特点。
2 寡头政制(oligarchy)从荣誉政制中产生。政治权力在富人手里,不在穷人手里。私人手里的财产会破坏荣誉政制,越看重钱财,越不看重善德。从好胜爱慕虚荣逐渐变成了爱钱财,理性和激情折节为奴。这样的城邦其实是两个,一个富人国,一个穷人国。产生一些现象,一个人会兼有不同职业,有的人成为一无所有一无所用的依附者等。
我:苏提到钱财和善德像天秤的两端,一边重就会向其倒去。钱财和善德一定是对立的吗?有待思考
3 民主政制(democracy)从寡头政制中产生。统治者贪得无厌的敛财,导致两极分化逐渐严重,出现无产的贫民。革命之火一触即发。若贫民获得胜利,一些乱党处死或流放,其余享有同等做官机会,抽签决定。城邦就会出现自由,有最多样的人物性格。这种过度宽容,类似无政府状态,不加区分的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这样的社会里,会产生这样的人,生活没有秩序,没有节制,自以为生活方式是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并且坚持到底。“以傲慢为有礼,放纵为自由,奢侈为慷慨,无耻为勇敢。”
我:如此说来,现世最不坏的政制是英国君主立宪下的议会民主?有待思考
4 僭主政制(tyranny)从民主政制中产生。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极权。
一个民主城邦,由于过分追求自由,可能会使坏分子当统治者。正派人士想呼吁节制,便会被当成寡头,遭抨击。对任何约束和建议十分敏感。最终会导致,“不受自由人的奴役,反受起奴隶的奴役;本想争取极端自由,不慎落入最严酷痛苦的奴役中”。
第九卷
对第一二卷中,正义还是不正义的人快乐作答
与阿德曼托斯,格劳孔
苏:
从五种政制推到五种人,王者型,贪图名誉者型,寡头型,民主型,僭主型。
最善者和最正义者是最幸福的人,属于王者型,能自制。
最恶者和最不正义者是最不幸的人,有暴君气质。
城邦的三个等级,推到人心灵的三个部分,一,学习;二,发怒;三,欲望/贪财。
根据人的品性资质,判断三种快乐。
若以财富和利益作为评判事物的最好标准,则爱利者的毁誉最真实;
若以尊敬、胜利、勇敢作为评判事物的最好标准,则爱胜者和爱誉者的毁誉最真实;
若以经验、知识、推理作为评判事物的最好标准,则爱智者和爱推理者的毁誉最真实。
最后以爱智者的评判标准为最真实,由此推论正义的人快乐。
我:每个逻辑闭环都需要付出极大的思考力,每个细节都要进行讨论。每个概念背后都藏着可以被挖掘的巨大空间。第七季奇葩说,关于“收到30年后的自己,发来的人生建议,你要不要看?”其中反方三辩开篇陈述,建议只有两种可能,准或不准,并据此展开论述。看似已经把题目拆解完全,但是只是在一个范畴,即拆解“建议的准确性”上,但是忽略了,人,作为收发信号的主体(30年后的自己作为“发”的主体,现在的自己作为“收”的主体),在表达和接收信息时也会出现偏差,也属于题目范畴等。这种线性的思维,穷举的推理尚且很难做到,感觉复杂性科学,也许得靠升维人完成?有待思考
第十卷
真实,真实的影像,影像的模仿
与格劳孔
苏:
两个部分
一切艺术是对真实本身的影像的模仿。
灵魂不灭,死后面临审判。
写于2021年3月4日-3月15日,Schroefelhofstraße 8, 81375 Muenchen